潘雨

发布者:电影电视学院发布时间:2019-05-13浏览次数:3695

  

电影学博士,副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电影导演编剧。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获文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艺术创作理论方向,获文学(电影学)博士学位。2006年-2018年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工作,2018年至今于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工作。教授课程计有《影视导演》、《影片分析》、《视听语言》、《导演思维》、《导演基础》等专业主干课及专业基础课。其中《影视导演》课程入选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获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校级重点课程,该课程教材已于2019年通过校级审核,即将出版。《影片分析》2018年入选上海戏剧学院线上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材入选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校级教材建设项目。出版个人教学专著《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教育及导演课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12月)。

 

创作经历:

1999年,电影短片《感情生活》,编剧/导演,青年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出品

2006年,电影《绑的就是你》,编剧/导演,青年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 联合出品

2012年,电影《肖开提的假期》,导演,天山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 联合出品

2014年,系列电影《蚀》,导演/联合编剧,央视电影频道/作家出版社/百城映像(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获奖经历:

系列电影《蚀之江枫渔火》获2015年中国电影百合奖最佳故事片一等奖;2015年上海影评人协会十佳华语影片奖; 2016年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文学改编剧本奖;

电影剧本《爱情宝典》获2017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青年编剧扶持项目;

 

教学专著:

《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教育及导演课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12月)

 

学术论文:

《影像背后——访《可可西里》摄影师曹郁》,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

 

《想象到构筑的距离》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导演思维的创造性培养——谈元素训练在短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女性凝视与被凝视——新世纪女性导演镜头下的女性形象再现与当代女性精神面面观》,发表于《当代电影》2011年总第185期;

 

《电影世界观的建构之路——浅谈戏剧学院与电影学院背景下的电影导演美学观念与创作观念之差异》,收录于论文集《导演的大学气质》,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第1版;

 

《二次曝光,创伤性内核自愈的可能》,发表于《电影新作》2013年第1期;

 

《中美合拍片:文化与商业风险及应对策略》,发表于《当代电影》2015年第1期;

 

《景观中的性别、身体与现代性:“十七年”新疆民族题材影片的主体建构路径》,发表于《电影新作》2019年第5期;

《边疆叙事中的中国文化心理与戏曲原型策略——也谈“十七年”新疆民族题材影片创作》,发表于《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华山路校区:上海市华山路630号

邮编:200040

昌林路校区:上海市昌林路800号

邮编:201112

莲花路校区:上海市莲花路211号

邮编:201102

虹桥路校区:上海市虹桥路1674号

邮编:2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