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华语电影:新发展与新探索”大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浦江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圆型会议室举行。该研讨会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当代电影》杂志社、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市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中国文艺评论上海戏剧学院基地、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协办。学术议题,包括华语电影的新类型与新范式、新讲述与新姿态、新命名与新理论等。
图为本次研讨会嘉宾合影
开幕式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研究生部主任厉震林教授主持。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伟令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并介绍了浦江校区的建设历史及电影电视学院的未来发展规划。《当代电影》杂志社副主编张文燕编审致辞,认为该研讨会选题切合了当下中国对高质量电影创作生产发展的需要。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赵芸代表上海电影家协会在致辞中指出,该上海戏剧学院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研讨会,十年历程见证了中国电影学术理论的发展。
图为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主题发言环节,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万传法教授主持。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尹鸿教授阐述了新主流电影的价值观表达;北京电影学院高精尖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部长贾磊磊教授则将“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分析”嵌入到历史研究中;教育部戏剧与影视教指委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认为中国电影故事影像的创作发展需要站在国际视野下;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以“华语电影新观察与新格局”为题,认为应从更高层面上促进华语电影的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教授发言意在探讨中国电影未来人才的创新与发展,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跨地域文化合作有助于青年人才的培养;中国传媒大学胡克教授则主要谈到如何冲破写实禁锢将是未来电影面对的主要问题;北京电影学院钟大丰教授的发言中认为,动画电影的隐喻性、对现实的转换性都是类型电影折射现实的不同方式,华语电影需要将现实主义美学与电影类型的探索结合起来;南京大学周安华教授列举《长江图》《罗曼蒂克消亡史》《江湖儿女》等堪称典范的“实验笔记”,认为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新异的主体性的内容喷涌和形式绽放;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高精尖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副部长王海洲教授提出数码时代为中国电影借助传统的古典题材和艺术传统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现实可能性,这是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新机遇。
图为研讨会主题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发言
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华语电影的新发展与新探索”展开了热烈讨论,既对表演方法、叙事方式、学派构建进行了归纳总结,也探讨了数字技术与融媒体对华语电影未来发展的影响,充分思考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华语电影新的产业模式等。其中,厉震林教授总结了近年中国电影表演美学嬗变,认为是“大乱大治”的文化时期;金丹元教授分析中国科幻片缺失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拓展建议;陈犀禾教授明晰华语电影观念及其历史语境的演变;曲春景教授论述电影叙事伦理批评的电影观与方法论;倪祥保教授和陈吉德教授就华语电影如何再造、构建中国电影学派提出见解等。
图为本次研讨会会议现场
会议持续两天,参会人员近百,从学理上给予当下的华语电影创作以全面的思考和总结,将华语电影放置于世界范围内进行讨论,并审视其类型、叙事、技术和主题等方面的新突破,寻求华语电影的新命名和新建构。为电影人提供更加开阔的理论视野。
(文:冯学红 图:陈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