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举办“电影的过去与未来:数字技术,视听叙事与影像文化”大型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电影电视学院发布时间:2020-11-11浏览次数:792

2020年11月7日-8日,“电影的过去与未来:数字技术,视听叙事与影像文化”大型学术会议在上海戏剧学院成功举行。该大型学术会议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文化研究中心、《当代电影》杂志社主办,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中国文艺评论上海戏剧学院基地和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协办。


7日上午的开幕式中,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学院副院长杨扬首先恭贺了本次会议的顺利开展,言辞中充满对本次会议特色的期待与信心。《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极大赞赏了近年来学术新力量的蓬勃发展的学术趋势。上海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赵芸也对此认同,表明了自己对“海派”电影评论界新生代学者的期待。上海电影评论协会秘书长朱枫借用古语为本次会议献上广聚人才的诚挚祝福。开幕式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研究生部主任厉震林主持,同时他宣布了2020上海戏剧学院最新聘请的两名特聘教授——原美国电影学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扬·舒特教授和国际电影摄影师学会会长奥斯特鲁姆教授。




主题发言环节,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万传法教授主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教授在《“共同体美学”再思考:历史与实践》中提出不断重读巴赞的观点,坚持社会主义电影强国的建成需坚持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陈犀禾的《泛论数字技术对影像研究的重新定义》以一张电视研究领域逻辑关系图清晰构建了电影生产技术,社会力量与市场力量是如何在传播学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完成数字循环,并最终导向以吸引力电影为代表的活动影像。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钟大丰教授的《数字时代的电影版本学:修复、修理与修订》从电影版本学的角度切入,全面分析了电影修复的历史流变,指出了数字版本的电影状态的复杂性。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的《论数字技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美学变革与理论扩容》从影像世界、生产者、电影作品与观众四个维度系统地考察了数字技术革命对影像本体的重构以及对“主体”观和作者论的挑战。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中心主任周安华教授在《数字生成、幻点营构与沉浸式体验》就数字化生成技术的进步发展探讨了电影中的幻点营构与沉浸式体验规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名誉副会长黄式宪教授在《将“第三极文化”理论范式融汇于创造性实践》引用“第三极文化论”,对欧、美、中进行比对,提出了与时俱进、海纳百川、和而不同文化互惠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数字人文与中国电影知识图谱》敏锐地发觉了数字算法与电影文本之间的隔阂与梳理,直指因此导致的中国电影研究数字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跨学科解决方向。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的《影像艺术的算法阐释》则认为在当下电影算法多基于商业消费行为,受影响力评价的干扰,是当下必须直面的一个挑战。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教授《夏衍与上海——纪念夏衍120 周年诞辰》重新梳理了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关系并探讨了这三者是如何影响夏衍的创作。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数字技术与新文科背景下影视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总结了数字技术引发的新型教育与人才培养方式变革,列举了艺术教育培育上可能运用的新工具与新思维范式。


八个分论坛,与会专家们围绕“技术”这一关键词,对电影的美学、叙事、产业、纪录、媒介、表演、影像、史论等八个角度展开了深度讨论。既对当下数字技术进步带来的电影创作变化和产业革新进行了多维度梳理总结,又从学理实践双角度出发,对其中的美学矛盾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技术与美学分论坛探讨了最新的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心理学、影像风格造成的变化,对其中的“泛美学化”“完整电影”“美学失衡”等现象提出疑思。技术与叙事会场则以新近的战争片、游戏电影、VR电影为例,确认了技术以塑造“互动性”、“感官性”影像来制造真实叙述的主流趋势。技术与产业论坛梳理了国内外电影集群、网络电影、线上影展的演变,指出中国电影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地域发展方向与不足之处。技术与纪录论坛分析了虚拟数字技术如何参与纪录片创作,以及虚拟影像在重构历史真实时的新传播效果与历史意义。技术与媒介论坛通过分析最新电影中的媒介想象,强调了其中所呈现的媒介爆炸时代的多元态度,而不是单一批判。技术与表演论坛对数字模拟与真人表演进行了比对,就数码表演,虚拟表演所引发的表演美学嬗变提出了当下新表演和美学变革的迫切需要。技术与影像论坛从运动影像、吸引力影像、互交影像的视觉性出发,重新审视了技术对观众主体性、视觉现代性、影像时空的塑造与回应。技术与电影史论坛则从最早的黑白电影到当下的5G短视频进行梳理,重写完善了中国电影技术史中的多方面误读与空白处。



会议持续两天,参会人员上百,本次会议成果既是对当下电影理论界的审视也是对历史的回望与重启,既是在拥抱新技术又是反思警惕历史与当下,更重要的是立足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与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建构,对当下中国电影以及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审核:韩永胜、王春云

文/袁华旦、林子锋

图/ 陈子彬


      



华山路校区:上海市华山路630号

邮编:200040

昌林路校区:上海市昌林路800号

邮编:201112

莲花路校区:上海市莲花路211号

邮编:201102

虹桥路校区:上海市虹桥路1674号

邮编:2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