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扬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年影像传播中心主任,「青影尚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特色工作室负责人
所在系:电影制作系
办公室:5号楼A座401室
研究方向:俄罗斯中东欧电影,亚洲电影,纪录片,媒介传播

一、个人介绍

1、 教育背景

上海戏剧学院,表导演艺术研究,戏剧戏曲学博士。

上海戏剧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戏剧戏曲学硕士。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文学学士。


2、 学术经历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访问学者。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应邀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蒙古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等作学术讲座和交流。




二、教学专长

1、 主讲课程

本科专业课:《视听语言》、《纪录片创作》、《专业英语》

研究生:MA《学术思维与论文写作》《媒介研究文献研读

MFA《电影导演创作基础》《导演创作研究》

选修课:《短片创作研究》《外国电影摄影风格比较研究》


 

2、 教学成果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纪实故事——《纪录片创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上海戏剧学院教学成果奖“学院奖”,获奖成果:《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上海戏剧学院教学成果奖“学院奖”,获奖成果:国际化赋能影视专业人才培养转型的创新实践。

第十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最佳指导教师”奖。、第六届、第八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学术研究

1、科研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当代俄罗斯电影产业资助体系和效果研究》。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研究》,免于鉴定,按期顺利结项。


2、论文

《在震荡中保持向上的身姿——近五年俄罗斯电影产业评析》,独著,收录于《2024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47月版

从乌托邦到平行宇宙:漫改影视剧的现实重构——以21世纪以来中国漫画改编影视剧为例》,第一作者,《电影评介2023年第9

寻找主体性:对当代德国的一种内省式观察——以汉斯-克里斯蒂安·施密德电影为例》,独著,《世界电影2023年第3期

纤毫毕现笑而不语——对当代罗马尼亚电影的一种观察》,独立作者,《世界电影》2021年第4期

《中日韩文化互鉴视野中的类型片翻拍研究》,独立作者,《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0)》,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4月版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苏联专家在彩色电影制片领域的合作》,作者:[]谢尔盖·卡普捷列夫,独立翻译,《电影评介》2019Z1

《当代俄罗斯电影产业研究》,独著,《当代电影》2019年第1期

《当代俄罗斯系列动画片研究》,独立作者,《当代动画》2018年第2

凝视与冥想——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电影研究》,独著,《影视文化》第15辑,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12月版


3、教材

作者,独立撰写《世界电影史》第三章第七节“俄罗斯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第一版。


4、专著

《传媒研究前沿报告》,副主编,文汇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上海市演出市场研究》,副主编,文汇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5、成果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成果:《新型电视节目评估体系》。

论文《纤毫毕现笑而不语——对当代罗马尼亚电影的一种观察》获得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学会奖”学术论文组三等奖,《寻找主体性:对当代德国的一种内省式观察——以汉斯-克里斯蒂安·施密德电影为例》获得第十六届“学会奖”学术论文组二等奖。





四、社会服务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委会理事,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两岸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九次代表大会正式代表。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会员。

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短片单元评审,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选片人。平遥国际影展“平遥一角”评委,IM两岸影展评委,丝路国际电影节评审。





(截止至2025年7月)

华山路校区:上海市华山路630号

邮编:200040

昌林路校区:上海市昌林路800号

邮编:201112

莲花路校区:上海市莲花路211号

邮编:201102

虹桥路校区:上海市虹桥路1674号

邮编:2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