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秘|上戏电影学子解密“第十二人”

发布者:电影学院发布时间:2021-09-29浏览次数:309


历史揭秘

上戏电影学子解密“第十二人”


导语

1922年,有十二位有志之士为了民族大业,集聚上海“辅德里”,共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诞生了第一部党章,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在的历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除此之外,“二大”也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十二名正式代表,十一人的身份已经确认,但有一位至今仍不知身份。

时光到了2021年,在上海戏剧学院,有这样一群电影学院的学生,他们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基于“第十二人”这个历史谜题,创作出沉浸式互动剧《寻找第十二人》。

915日,《寻找第十二人》在浦江郊野公园举行首演式。此后每天三场,全市各大基层党组织、团组织、学生团体、社区团体积极参观学习。该剧由闵房集团携手党建共建单位上海戏剧学院推出,上海闵行浦江郊野公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央恒(上海)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上海图书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大力支持和闵行区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

这部精彩的原创“红色”互动剧将沉浸式表演、密室寻秘及党史展览结合起来,让观众在在三座馆的游览中回到那段峥嵘岁月,感悟先烈建党艰辛。

一号馆沉浸式观戏,领略“代表”意气风发,身临其境感受二大召开过程,体会先辈不易;

二号馆悬疑探秘,进入推理空间,主动参与寻找第十二人,探寻历史真相;

三号馆宣誓升华,党员观众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树立责任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互动剧目的主创团队大多是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的年轻学生们。他们翻阅大量文献史料,历时半年细致打磨,自创、自编、自导、自演了此剧目,运用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手段和现代化的呈现方式,带领观众重回历史,在沉浸式的观剧体验中不断叩响心灵,一起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课。


演员感想

当领导老师们决定让我扮演陈独秀这个角色的时候,我甚感激动和紧张,激动于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和“国之大者”有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和灵魂的同频共振,紧张在担心不能将陈独秀先生身上的气质和状态呈现出来。于是我一遍遍的去研究陈独秀先生,终于,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和其他同学的默契合作中,演出取得了成功。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这是陈独秀先生对我们青年人的告诫,我们理应铭记在心并报以行动。

 ——苗宸韬 饰演陈独秀并担任副导演

2020级主持艺术MFA

我这次所饰演的角色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王尽美16岁时就有了很强烈的革命意识,发表评论:“打倒一个袁世凯,还会有另一个袁世凯。”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一句话时,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年仅16岁少年的所思所想。我被人物的思想和生平经历所震撼,更被他一生追求革命,追求人民幸福的希冀所鼓舞。

排练固然艰辛,但我想,当《寻找第十二人》能给予观众思考与振奋之时,汗水也就有了灵魂!

 ——邱振宇  饰演王尽美

2020级主持艺术MFA

我这次所饰演的角色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李达。李达是一位为中国人民输送马克思主义的输血续命人,是一位为中国人民的浴火新生而尽力的人。在近半个世纪里,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次参与《十二人》的演出,让我对李达和中共二大的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我而言也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这次的参演,让我懂得了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秦小杰  饰演李达

2019级主持艺术MFA

作为学生,我很荣幸能参与这个项目的创作演出。这部剧让历史活了起来,让书本上的人物开口说话,让过去和现在的青年人们联动,这是一节别开生面的党课。

作为演员,在塑造谭平山这一角色上,我在前期做足了案头工作,后续排演过程中,在导演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一次又一次地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找到了感觉,坚定了初心。

作为立志入党的一名小团员,我希望通过这部剧,能让党组织看到我积极入党的愿望,同时也希望这部剧能一直演出,把红色理想和艺术追求一齐传递下去。

 ——余伟强 饰演谭平山

2020级主持艺术专业MFA

参与第十二人给予我最大感动的是这些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胸怀崇高理想信念、出生入死、浴血奋斗,为革命和解放事业献出年轻生命;他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折不挠、无私奉献,为祖国建设发展事业而拼搏奋斗一生;他们克服艰难险阻,淡泊名利、不忘初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毕生精力。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驱和奋斗者们,为我们带来了可歌可颂的英雄事迹,他们的故事感天动地、催人奋进,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壮丽篇章。十二人的精神将继续延续,愿你我都能够成为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的第十二人!

 ——史汶篱 

20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我饰演的是李达先生的夫人王会悟女士,她并未参会,却是重要的二大放哨人。参加《寻找第12人》的演出,也让我深刻地学习了党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共一大二大,我们全体演职人员都有幸传承红色血脉,发扬革命精神。纵然时代变迁,我们无法切身体会前辈的艰辛与挣扎,但我们会承袭先辈的胜利果实,以我们新时代新青年的热血,接续奋斗,不负期望。愿我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毛雨紫薇 饰演王会悟

2019级主持艺术MFA

《寻找第十二人》从5月份构思创作,7月份排练、定妆照拍摄、舞美装台到9月份正式演出,在此期间剧本修改了很多次,跟演员排练磨合了很多次,最后大家一起共同完成了这个作品,我们的演出时间两次跟台风撞上了,不得不延期,历经重重考验,《寻找第十二人》终于顺利开演,离不开所有主创成员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所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次的创作演出的过程中,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和建党历程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强胜娴  担任编剧及导演

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MFA

一齐来和集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之下的工人和贫农共同奋斗呀!一齐来和全世界的革命伙伴们并肩前进呀!” 这句话是沉浸式话剧《寻找第十二人》尾声时的结束语,每每听到这句话时,一股激荡心潮的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

  作为上海戏剧学院主持专业的在校生很荣幸能在建党百年的特殊时刻出演这样一出严肃、厚重并充满时代感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珠玉在前,这对我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感谢学校给了我很多参演排演红色主题文艺的机会,思政加戏剧的内核也是我们这些未来艺术工作者培根铸魂的需要。我们不仅在编排红色剧目中学习,同时也在党史教育里成长。

——程少博 饰演施存统

20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生于和平年代,我们要向革命先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上戏电影学院的学生主创们用自己的踏实创作践行了青年品格,彰显了青年力量,也体现了上戏学子应有的红色素养。

 

《寻找第12人》已经不仅是一场出彩的演出,它还是一堂丰富生动的党史课,是一堂在实践中寻找历史、发现历史、学习历史的思政教育课。

 

全体参演同学在创作和演出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和建党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对中国共产党萌生了强烈的向往之情。目前,全体参演的演职人员均已向学院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未来,《寻找第12人》的演出还将继续,主创团队正在计划招募第二批演员并进行再次创作,同学们可以前往一号楼南楼216办公室咨询报名。在寻找创作灵感的过程中,我们寻找第12人的探索精神也将得以延续。



审核:韩永胜 王春云

指导老师:马耀祖 徐佳晨

文字整理:徐倩雯




华山路校区:上海市华山路630号

邮编:200040

昌林路校区:上海市昌林路800号

邮编:201112

莲花路校区:上海市莲花路211号

邮编:201102

虹桥路校区:上海市虹桥路1674号

邮编:2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