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李姣,副教授,上海大学艺术社会学博士生,硕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14年以来一直担任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嗓音教学工作,
学术经历/主讲课程
一、聚焦理论结合实践创新,进行课程改革:
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来,精研主持专业《嗓音艺术技巧》课程,根据主持专业学生的嗓音特点及专业需求,进一步区分主持专业嗓音教学区别于声乐训练教学的差异之处,结合表演类专业舞台嗓音造型的特点和需求,借助科学发声的方法和技巧,创造性地探索出“四个一套”(一套练气法,一套练声法,一套练腔法,一套嗓音小品训练集)训练方法,从而进一步充实艺术嗓音课程的针对性、特色性和实践性。教学讲义入选校级教材规划项目,教学内容入选市教委优秀青年科研项目,上海戏剧学院优秀青年科研项目。
二、聚焦教学实践,加强课程与思政结合:
多次与学生一起参加学校及市级《戏剧党课》《音乐党课》《示范党课》的演出;
策划并主演:交响音乐党课《初心红旗颂永远跟党走》;
策划并导演:国家艺术基金少数民族人才培养项目《母亲是中华》音乐会。
三、聚焦跨学科研究,进行交叉学科融合:
入选地方高水平大学创新建设团队,撰写多篇跨学科研究文章,24年以来持续深入云南怒江州,保山市,迪庆州傈僳村寨一线进行学术采风,撰写《傈僳族民歌非遗传承及打造调研报告》。
教研项目及成果
一、论文发表:《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发表论文《性别叙事与表演实践---青蛇形象的多元建构》。在《学术探索》2023第5期发表论文《视听媒体主持人语言样态研究》。在《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第6期发表论文《民族声乐创演的新路径——以龚琳娜为例》;
二、比赛获奖:获市教委新进高校教师培训讲课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市教委组织的音乐舞蹈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个人全能一等奖及三个单项一等奖。带领上海戏剧学院男声重唱团参加上海市高校“青春放歌”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重唱组一等奖,本人获指导教师奖。获奖微课被市教委收录于幕课示范课平台;
三、社情民意批示:2023年9月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鼓励上海艺术院校师生投身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工作的建议》被致公党上海市委采用,并获得相关省部级领导批示;
四、开展创作演出,增强实践水平:
从理论到实践,从讲台到舞台。创演的原创作品有5个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收录,作为主要演员多次参加致公党演出活动,4个原创作品被学习强国收录,出版1张专辑,新华网2次百万+作品,导演了多场文艺演出。
作品:
1.2020年5月6日《三字经》范唱:李姣 网络平台:中宣部《学习强国》
2.2020年7月21日导演纪实小品《楼上楼下》导演:李姣,网络平台:中宣部《学习强国》
3.2020年8月 策划导演:国家艺术基金上海音乐学院少数民族人才培养项目《母亲是中华》司莫拉音乐会 导演:李姣 网络平台: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126万
4.2021年6月策划导演音乐党课《初心红旗颂 永远跟党走》,主唱:李姣,导演:李姣 网络平台:中宣部《学习强国》
5.2022年12月出版个人专辑《初心红旗颂 永远跟党走》DVD
6.2022年3月乡村振兴题材MV《北海是我家》被收录《学习强国》
7.2022年11月《木兰辞》古谱诗词音乐会,担任音乐总监及主唱,
8.2024年12月《情遇东山》被收录《学习强国》
9.2024年12月《情遇东山》发表于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168万
(截止至2025年4月)
华山路校区:上海市华山路630号
邮编:200040
昌林路校区:上海市昌林路800号
邮编:201112
莲花路校区:上海市莲花路211号
邮编:201102
虹桥路校区:上海市虹桥路1674号
邮编:2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