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教育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黄昌勇
今天,我们电影教育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议题是“数字技术如何重塑高等电影教育”,我觉得这个议题的设置是及时的,而且是必要的。
电影教育从中国电影诞生期已经开始了,但是总体而言,中国的电影教育总量还是少的,质量整体上还是不高的,跟我们国家电影产业的发展,还是不完全匹配的。这是一个大体的判断。
“数字技术如何重塑高等电影教育”这个议题还是一个非常尖端的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有一种态度,我们不能回避技术,而且还要拥抱技术。好的大学教育,应该走在业界和行业的前面。如果大学教育落后于行业的话,人才培养就出了问题。好的大学,一定走着行业的前面,为行业创造更新的机遇,为行业提出一些想象或者一些需求,这是我们好的大学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
我们在技术方面现在有可能是跟着行业。我们在理念方面是先进的,我认为理念和技术不能分离,如果执着于理念而把技术丢掉了,理念早晚也要落后。
比如说刚才我们看到上戏虚拟空间实验室铁钟老师,带着他的团队跟上海音乐厅合作的这部片子,这部片子如果不从技术上考虑,这个故事是没法写的,也写不出这样一个故事,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技术才给我们的编剧插上了更加奇妙的想象的翅膀。
所以,我觉得大学尤其是电影学院,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是什么?其实技术就是媒介,我们简单地说把它是工具,其实现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工具的界限,工具实际是人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是经典的媒介理论。我觉得到了数字技术,尤其到了人工技术以后,媒介性已经走向融合了,媒介技术和人的本身融合在一起了,这是技术的质变。人对技术是有好奇心的,就好像为什么我们都喜欢手机,我们都喜欢iPad,技术一迭代一定是要跟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有这种理念的。
我们认为工业时代是一个过程,在哲学或者人文上反思技术,反思工业时代。上个周六,我到上海鲁迅纪念馆、左联纪念馆参观,我看到鲁迅当年30年代提倡的版画,我特别注意到当时的版画有一类重要的题材,是什么?就是反映当时上海工业化进程,版画表现这个题材,都是一种赞赏的、欣喜的态度,它没有考虑大机器给人带来的压迫,也没考虑大机器带来的污染等环境问题等,它是持有一种面向未来的关系。
每个时代我们都会有一些认知上不一定准确的事物,上世纪30年,茅盾的小说《子夜》,一开篇就是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大上海,吴老太爷最后一命呜呼,茅盾并不是站在反思上海工业化的立场上来写,他是嘲笑吴老太爷闭塞落后,这个封建遗老被大工业时代无情地抛弃了。
但是,我们现在看这个观点,他可能是有点单一了。我们说机器、工业对人的异化一直是存在的。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两面的,像钱币一样,但是,我们最重要的是怎么看待它,怎么去运用它,所以,我觉得好的电影学院一定是要紧跟时代前沿,不仅不能抛弃技术,还要创造技术。
我希望我们的电影学院永葆开放的姿态,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以创新能力创造技术,拥抱所有和电影相关的一切一切的技术。这个研讨会,今后能够团结更多的学界的、业界的专家,能够使我们电影学院发展的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