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星火锻金声:主持PT专家工作坊新闻纪实

发布者:电影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9浏览次数:10


六月的上海戏剧学院浸润在梧桐深碧的浓荫里,昌林蝉鸣织就盛夏光年,华山楼前浓荫蔽阳,共同见证着本学期主持PT专家工作坊的最终章。四位业界领航者以“凝练•思辨•定位•防护”四把密钥开启了本次的课堂。

本次工作坊构建了“实时对话-逻辑思辨-定位校准-风险防控”的进阶体系:曹可凡老师以“Less is more”法则删减表达冗余,何婕老师用“闭环论证”雕琢思维筋骨,蒋昌建老师“借类型化模型”破解转型迷局,金炜老师用“防护站位”铸就主持人安全底线。

历经六月的高温思维熔炉千锤与百炼,主持系学子们在期末实战沙场展现了惊人蜕变——从理论坐标系的构建到当众表演前的本能释放,完成从专业积淀到职业自觉的显著进步。这种“认知深潜+实战淬火”的双螺旋培育,既夯实了主持艺术的价值根基,又构筑起校园与行业的互通通道,让播音主持人才在媒介裂变中淬炼出新时代的理性锋芒。


(一)曹可凡工作坊

曹可凡老师工作坊于612日在华山路校区红楼105教室展开,聚焦表达凝练与认知积累。面对学生“创作效果偏离预想”的普遍困境,曹可凡老师以罗丹削减雕塑多余部分创作《思想者》历程为例,提出“Less is more”的核心法则,强调主持人应如中国戏曲般高度抽象化表达,在“主宾对话”模式中聚焦核心价值。当学生追问即兴发言秘诀时,他直言“再即兴的灵感也跳不出认知边界”,要求学子通过剧场观摩、深度阅读、与高能量人群对话实现厚积薄发。现场提出的“老二哲学”——甘当配角倾听学习却保持超越实力,更引发对谦逊姿态与张力表达的辩证思考。


(二)何婕工作坊

何婕老师期末考核于626日在昌林路校区佛西书院上演,以多维思辨训练检验学生专业素养。考试中,王天一因开场悬念冗长导致核心内容阐述失衡,暴露出文本节奏设计的致命短板;荣佳慧凭借对“拉布布走红”现象的闭环论证成为内容阐述典范,而卢冠廷分析中欧班列时因语言生涩、缺乏共鸣感折戟沉沙;季彦辰评述老铺黄金时逻辑链条断裂的案例,则成为论述动机明晰性的反面教材。何婕老师在批判性思维环节强调:白函菲需深挖消费现象隐忧,田梓羽应先确立“未成年人动手即错”前提再剖析迪士尼斗殴事件,以此拓展思辨深度。她更提醒学生突破选题舒适区时需夯实知识储备,尤其涉足政治经济等专业领域必须构建透彻认知框架。


(三)蒋昌建工作坊

蒋昌建老师双场工作坊分别于63日及10日开展,直击主持人类型化素养与转型风险。通过拆解《Ellen Show》中Brad Pitt互动片段,他指出综艺主持人需构建“主场意识”,在侵犯性提问激发戏剧冲突与平等尊重间把握精妙平衡,借助流行文化编码实现情感共振;转向新闻领域时,他以CNN时政访谈为例,强调新闻人需在慢节奏中坚守“主次意识”,以专业背景支撑防御性表达与平衡报道能力,尤其在敏感议题上以严谨性与洞察力双引擎驱动权威感。面对多平台转型困局,他提出“专业深度决定转型半径”,呼吁学生深耕垂直领域的同时掌握剪辑基础与内容创造能力,以精准受众定位破解媒介融合时代的生存密码。


(四)金炜工作坊

金炜老师期末考试于626日在电影学院举行,聚焦聚光灯下的安全防护实战。金炜老师将个人晚会主持稿转化为即兴考题库,学生组队模拟时突遭嘉宾互动、流程变更等突发测试。他现场演示“站位选择决定安全半径”的防护法则,并传授“背稿分词中长句断句”的应急技巧:“在突发状况导致流程调整时,将复杂长句拆解为短句单元,通过语速与停顿调控确保表达安全性与流畅性。”金炜老师结合一线经验强调,专业追求必须以安全防护为基石,为学子注入职业化生存的本能意识。

随着金炜老师专家工作坊的结束,本学期的PT专家工作坊悄然画下了休止符。从曹可凡老师的“认知积累是即兴之源”,到何婕老师的“结构失衡暴露思辨软肋”;从蒋昌建老师的“类型化是职业化起点”,到金炜老师的“站位选择即生命线”——六月系列工作坊以四重维度浇筑主持人才成长路基。当真实成为表达的底色,简化成为沟通的路径,这些盏由名师亲手点亮的灯,终将在未来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璀璨光华。




审核:韩永胜

指导教师:费泳 李泽鹏

/文:贺子洪 白昕鑫 龚一宸 刘妍 毛晓楠


华山路校区:上海市华山路630号

邮编:200040

昌林路校区:上海市昌林路800号

邮编:201112

莲花路校区:上海市莲花路211号

邮编:201102

虹桥路校区:上海市虹桥路1674号

邮编:200336